手机版
|
历史上的今天
|
帮助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今天是:
繁体中文
首页
上古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秦朝
汉朝
三国
两晋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世界
专栏
国学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周易
论语
史记
明史
文化
儒学
学术
思想
古诗文
周公解梦
中医
收藏
考古
老照片
成语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佛学
>>
佛学知识
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2017-04-07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涅槃指的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即不生不灭。涅槃意译为圆寂,功德圆满叫做圆,业障灭尽叫做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2017-04-07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三学指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学是禅定、静虑;慧学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是佛教修行的根本,三学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2017-04-07
什么是三法印?佛教三法印是什么?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
2017-04-07
什么是无常无我?佛教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
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思想基础的。世界只不过是五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而成,那么各种事物当然也就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了。
2017-04-07
什么是八正道?佛教八正道内容是什么?
八正道最初是释迦牟尼佛针对婆罗门教、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修行方法。在他看来,苦行主义是对自我施加折磨,不会带来什么收效,而享乐主义沉迷于寻欢作乐的生活,更会通向毁灭之路。就此,他提出了不苦不乐的中道,就是八正道。
2017-04-07
什么是五蕴?佛教讲的五蕴是什么?
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2017-04-05
什么是四谛?佛教四谛指的是什么?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2017-04-03
什么是缘起论?佛教缘起论的含义是什么?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
2017-04-03
什么是三皈依?三皈依的内容
三皈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皈依从佛教形式上讲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宝。
2017-04-03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推荐资讯
最后更新
源于神话小说?“虚实”哪吒背后的真相,魏晋时期
“佛诞日”为何在香港成为法定假日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99%的人不知道
一切吉祥决定从善业生,一切凶祸决定从恶业生
佛教咒语的来源与持咒的作用
佛像的起源,你知道吗?
发扬优点 包容缺点 是有智慧的人
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什么是三分科经?佛教中的三分科经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六道?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热门点击
“佛诞日”为何在香港成为法定假日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99%的人不知道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什么是六道?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什么是八正道?佛教八正道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三界?三界是指哪三界?
什么是因果?因果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三法印?佛教三法印是什么?
源于神话小说?“虚实”哪吒背后的真相,魏晋时
什么是轮回?轮回是什么意思?
站内搜索:
文章
图片
书籍
高级搜索
关于本站
|
管理团队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历史春秋网 版权所有 © Lishichunqiu.com 2010-2021
苏ICP备18053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