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繁体中文
手机版 | 历史上的今天 | 帮助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我要投稿 | RSS历史网RSS订阅
历史春秋网 历史春秋网佛学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佛学 >>  佛学知识

佛教基本知识(一)(2)

时间:2022-11-23  来源:佛学网  作者:    评论:  【国学  收藏  纠错

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这十二分教中,契经、应颂、讽颂三种,约经文上的体裁而立名;其余的九种,是从经文所载的各别的事义而立名。从多分义摄来说,契经、应颂、记镃、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稀法,是为素呾览藏;因缘是毗奈耶藏;论议是为阿毗达磨藏。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三)僧,梵语‘僧伽’,译和合众,三人以上的名称(旧译四人为众);即是奉行佛陀教法的出家弟子。为什么称为和合众呢?和合有两种意义:(一)理和,同证择灭理故。(二)事和,具有六种: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1)戒和同修。即对于所受的戒法,善护受持,无杂无秽,称赞不毁,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平等共同受持。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2)见和同解。即对于出离尽苦的圣道法,能善巧如理的通达于如是见。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3)利和同均。即对于获得的如法利养(财物),个人不别藏隐,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平等受用。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4)身和同住。即对于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修习身慈业,有疾病等违缘,互相照顾。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5)口和无诤。即对于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修习语慈业,有善法功德互相赞叹鼓励,有过失互相善意的谏止举发。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6)意和同悦。即对于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修习意慈业,念诸道伴,皆是替佛宣扬教法者,受行正法者,思惟正法者,是正法的住持人,是自己不容易得到的善友,是帮助自己成就道业的善知识。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和合共住。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僧的分类,有两种:(一)声闻僧,即修习小乘三学,剃发染衣,具足出家沙门的形相。(二)菩萨僧,即修习大乘三学者,有出家和在家的形相。还有三种的分法:(一)声闻僧。(二)缘觉僧,有麟喻、部行两种,部行成僧众。(三)菩萨僧,即修习大乘的人。还有世俗僧、胜义僧,和四种僧等的分法,这里就不去多说了。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三、称为宝的意义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的导首,极为尊贵,如世间的珍奇宝物,所以称之为宝,《宝性论》中,用世间珍宝的六种譬喻,来说明佛法僧称为宝的意义:(一)稀有义。如世间宝物,贫穷的人不能得到;三宝也是这样,没有善根的众生,百千万劫不能值遇。(二)离尘义。如世间的珍宝,体质上没有瑕秽;三宝也是这样,绝离一切有漏的尘染,最极明净,故名为宝。(三)势力义。如世间珍宝,能除贫困,医治病毒等,有大势力;三宝也是这样,具足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故名为宝。(四)庄严义。如世间珍宝,可以庄严世间,令世间美妙;三宝也是这样,具有无量的无漏功德,能庄严出世间,故名为宝。(五)最胜义。如世间宝璧,在一切物中最为殊胜;三宝也是这样,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最极殊胜无上,故名为宝。(六)不改义。如世间的真,烧打磨等,本质不能改变;三宝也是这样,是无漏法故,不为世间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八风所倾动,恒常不变,故名为宝。《心地观经》报恩品以坚牢、无垢、与乐、难遇、能破、威德、满愿、庄严、最妙、不变十义说明佛法僧得名为宝的意义,结语说:‘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四、三宝的种类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三宝的种类有六种:(一)同体,(二)别体,(三)一乘,(四)三乘,(五)真实,(六)住持。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一)同体三宝。亦名一体三宝,亦名同相三宝。体即清净法界真如法身;佛性即是法性,法性即是僧性,古名同体。今就一一体上皆具有佛法僧三义显示如表一: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二)别体三宝,亦名化相三宝。佛陀在《涅槃经》中自说,佛法僧三种名义俱异,说一为三,或说三为一,是诸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瑜伽师地论》也说,现正等觉佛宝相,佛所证果法是法宝相,随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宝相,所以三宝各别有体。fV0历史春秋网 - 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

  (三)一乘三宝。如来所说教法,以一乘为究竟,如《胜鬘经》说:‘说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法事。’《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故依究竟归趣来说,唯有一乘三宝,说二说三皆为权化而设。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文章标签:


佛学频道热门文章
天下洪门出少林 洪门根在永化堂——满门爱国忠孝风 一堂振兴中华志
天下洪门出少林 洪门
“2022佛教论辩会”在杭州佛学院圆满闭幕
“2022佛教论辩会”在
历史春秋网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历史春秋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资讯
天下洪门出少林 洪门根在永化堂——满门爱国忠孝风 一堂振兴中华志
天下洪门出少林 洪门
香港福全街洪圣庙
香港福全街洪圣庙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唐代的“前卫”画家让今人愧煞!
唐代的“前卫”画家让


广告
栏目热门
图片频道
民国时期的国葬!一代枭雄袁世凯出殡当天
民国时期的国葬!一代枭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中国抗战照片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中
日军记者拍37年南京沦陷
日军记者拍37年南京沦
二战德国纳粹的末日
二战德国纳粹的末日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